近年来,中产阶级的话题在社会上一直热议。过去几年里,很多人依靠时代红利收割一波财富跨越成中产阶段。财富暴涨,遗憾眼界和身段没有跟得上来。自我迭代不够快的中产,纷纷陷入了“贫困”的境地,呈现出“返贫”的趋势。一方面,他们往往高估了自己资源和能力。一方面,他们低估了自己的欲望,可能忽视了市场的不确定性、自身能力的局限性。
这两个方面的失误相互作用,如同一颗埋在人生路上的地雷,时间到了便会引爆。投资房地产就是这几年中产爆的最多的雷。在房地产市场繁荣的时候,部分中产家庭倾尽积蓄只为买房,却不料被高房价狠狠套牢。
一位从事房地产中介多年的朋友和我说,通过观察人们购房时的选择和考量,可以大致推断其风格特征、决策风格,乃至预测其未来能不能成事。有些人看房,一见到小区内的大花园就想要,看到高端的设施也想要,但是发现自己手中的钱又不够,没关系,贷款到位,先享受再说。
中产返贫,就是人生经营策略的严重偏离的结果。这个群体看似光鲜的群体,实则身处夹缝之中,前路迷茫,后路已断。他们努力维持着生活平衡,一边拼命工作,一边又模仿富人的生活模式和教育模式。常常以超出当前水平的消费方式,急于享受本不属于这个阶段的生活品质。
买房时高杠杆贷款,让妻子放弃工作全职照顾孩子,给孩子选择昂贵的国际学校,日常消费也毫无节制。这些看似光鲜的表象下,却隐藏着巨大的风险。当房产市场的泡沫破灭,高薪工作的梦想化为泡影时,中产家庭瞬间陷入了困境。
他们曾经的投入和期望化为乌有,成为了阶层流动的牺牲品。这种返贫的经历,让人不禁感叹人生的无常和残酷。我身边认识到一些稳扎稳打的人,看着他们一步步发家致富。即便在经济环境不佳的年份里,他们依然能够逆势而上,实现个人的腾飞。
他们最大的特点是,越有钱,越不敢随便花钱。物质享受往往被置于末位,因为它仅仅是消费,而更为关键的,是投资于能够带来长远效益的领域。他们会将资金投入到自己的事业拓展中,投资经营人脉圈,投资关注行业动态,投资信息的获取和解析。
对于他们而言,钱是他们手中交换资源的工具,是实现目标的桥梁,是解决问题的利器,是面对风险时的保护伞。在所有的投资安排妥当之后,他们才会考虑将剩余的资金用于满足物质和精神上的需求。我们应该时刻反思,哪些是我们人生中真正重要的东西。充分考虑规划生产,如何合理分配,如何实现价值的最大化,以及潜在风险。先让自己活下去,再想办法活得好一点,活得质量高一点。只有规划好自己的,我们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稳扎稳打,实现自己的目标。
文章来源公众号:大器早成